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感到的压力越来越大,原来主要靠个人经验的管理招数显得回天乏力,一些企业便将企业咨询视为能够拯救自己的灵丹妙药。那么企业管理咨询是什么?在东莞特殊的背景下,东莞的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企业管理咨询?
通俗来说,企业管理咨询就是用信息化手段将好的思想变为工具来实现管理目标。在东莞双转型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也是东莞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脚步放得越来越快的时候,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企业管理咨询业无疑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抓手。
管理咨询业外资独大
1995年是东莞企业数量急速增长的一年,也就在这一年,现任天新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城大学财会毕业后开始踏入财务行业,同时开始了企业管理咨询的初步接触。在这过程中,他发现,我国销售额排名前100名的特大型企业,至少有50%以上已请了咨询公司。其中很多企业集团不仅集团战略发展规划请战略咨询公司帮忙制定,而且各大业务单位的战略规划也请相应专业顾问帮忙。
而中国巨大的咨询业市场令世界咨询业巨头纷纷将目光锁定中国,麦肯锡、普华永道、科尔尼、埃森哲、德勤等世界顶级咨询公司都已在我国展开业务。薛城表示,迄今为止,国外的咨询公司依然占据中国咨询业中最大的蛋糕份额。
一直占主导地位的“洋咨询”单位价值大,价格却不菲,1998年如日中天的实达电脑曾经以300万的价码请得麦肯锡为其服务,而东莞很多的企业一年的收入都不到300万。“并非所有有管理咨询需求的企业都能请得起这些洋老大”,薛城说,价高的外国咨询公司也并不是万能的,麦肯锡、埃森哲等咨询公司在中国都有失败的案例。
薛城表示,以300万元的价码请来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的实达就是失败的典型案例。实达曾是我国电脑行业的著名企业,其业务曾雄霸东南市场,并一度创造“从16个人到16个亿”的商业传奇。1998年秋天,实达销售业绩开始下滑。一个偶然的机会,实达集团总裁结识了麦肯锡的专家,并请来了由4名麦肯锡专家组成的咨询小组为实达问诊。实达的期望是:聘请麦肯锡为其管理体系进行诊断和设计,设计出能适应实达未来发展的组织结构和运行程序,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体制。
但是麦肯锡的药方开出后,并没有遏制实达经营业绩滑坡的趋势。2001年4月30日,实达电脑公布2000年度报告:年度亏损2.67亿元人民币。薛城分析,麦肯锡“败走麦城”的原因有:一是,对中国国内市场和企业的体制知之甚少,对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和经营理念理解不到位。二是一些国外咨询公司给企业开出的药方比较单一,对比较规范化的企业可能适合,但对许多企业很可能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同样的一套螺帽,对于型号不同的螺母来说并不是都能套上去的。”薛城表示,咨询业本身是创造性工作,单一化的管理咨询并不能包治百病。中国的市场环境、企业发展现状与国外毕竟有很大距离,当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中国特定的经济环境、经济政策、行为方式甚至整个东方文化碰撞在一起时,并不能如人所愿地融合在一起。中国需要了解中国国情和企业的管理咨询公司,东莞也需要了解东莞背景的企业管理咨询公司。
企业需求遭遇东莞尴尬
东莞产业升级与转型调整的呼声由来已久,如能借助于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为企业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让企业的管理更趋于标准化、精细化、数字化和科学化,无疑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于是薛城萌生了建立适合本土的管理咨询公司的想法,原来在台湾天心东莞分公司总经理的薛城辞去了他的职务,并与台湾天心协商重组了东莞分公司,2002年,东莞天新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在东莞这个中小企业王国问世。
管理咨询业是咨询产业的核心层。在管理咨询层次上的咨询公司主要按照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划分为专业业务领域,这些领域一般包括:投融资咨询、财务会计咨询、税收咨询、市场营销咨询、人力资源咨询、生产管理咨询、工程技术咨询、业务流程重组与管理信息化咨询等。管理咨询顾问不仅要为企业管理的某些领域设计良好的运行模式,更要辅助企业实施管理改造,而不仅仅是提供咨询报告和单一的管理软件。
“信息化不单是卖一套产品给人,”薛城表示,对于一个想驰骋江湖的剑客而言,他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把宝剑,剑术才是最重要的,剑术会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利润表现。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软件供应商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药店,里面大量批发零售他们的药品——企业信息化软件。对企业而言,他们渴望的不仅仅只是一套产品,如果能有一个好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来帮助自己,何乐而不为?
熟悉东莞需求的天新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在东莞发展迅猛,在咨询行业可以算是个中翘楚。但是薛城坦言,在东莞,企业管理咨询的业务开展还是遭遇到了一系列的东莞式尴尬。“东莞的很多企业只热衷于把宝剑拿到手,对剑术反而不屑一顾。而东莞大多数企业在基础管理上是有问题的”,薛城表示,东莞的企业以来料加工为主,产业层次不高,而劳动密集型产业下的人才素质缺憾是推行管理咨询的最大障碍。“我曾经碰到过一个客户,一个简单的‘订单删除’教了他10遍。”
而“有病不医,拒绝吃药”则是由企业盲目跟风造成的。管理咨询不是万能的,但很多企业就是抱着“人有我有”的心态求个心安。实际上,这些企业在请了管理咨询公司,买回管理软件后却发现使用起来很麻烦,便将之束之高阁。
一些企业主管在推动本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显得很排斥,究其原因也是因为企业的信息本不透明,一旦企业流程建立,责任一目了然,想要浑水摸鱼是不大可能了。而另一部分主管则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企业信息化推进是一个繁琐的过程,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太辛苦”是他们消极应对的主要原因。
薛城表示,据其估计,在东莞,使用管理咨询和信息化软件的企业不到一万家,而真正用得上的企业更是不足5千家,相对于东莞庞大的企业数量,这个数字无异于冰山一角。
个性化定制量体裁衣
常人都知道,药是不能随便吃的,吃什么?怎么吃?在什么状态下吃是尤其讲究的。如同中医诊断的望闻问切一样,企业的信息咨询也要经历诊断——流程梳理—推荐相关信息产品—正确的实施方法这四个步骤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企业以为买了一套软件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其实很需要专业的药师在旁指导,即企业咨询顾问的参与。
不同的行业有各自的特性,各个企业的问题与所处的竞争环境也不同,每个公司的管理者也有自己的个性。东莞一些软件供应商以为一个简单ERP(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就能包治百病的想法是错误的,同时也造成了东莞目前使用信息管理软件的企业只有差强人意的50%的满意度。针对这种情况,天新企业管理咨询提出了一个概念——个性化信息咨询服务。
薛城在今年5月份曾经随东莞市政府领导一起去印度考察,在软件服务业巨头之一赛迪扬考察中了解到,这个号称8万人的企业,大部分人从事的是服务外包。而东莞数万家制造企业,拥有自己电脑部的并不多,主要还是在于费用问题。但是这些企业对拥有自己的电脑部的呼声很高,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很强烈。
因此,薛城回到东莞后开始着手研发一个企业公用的平台,即运用个性化服务做企业的电脑部。企业的需求与个性各不相同,薛城要做的就是根据企业的需求对症下药,将企业买回的通用软件系统做些创新与修改,并将客户好的思想融入以保持客户管理的特色。
薛城表示,个性化服务已经在贯新企业,连晖天线等企业开展,企业非常认可这种服务方式,因为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加强企业的基础管理,固化企业的业务流程,让企业的信息度更透明,信息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从而为决策者的管理带来依据,而且,还不会大而化之地失去企业本身的管理特色。